目錄/各期文章

內科學誌 -第31卷第5期

專題 
「HIV 與C 型肝炎共病臨床治療照護」專題報導  全文閱讀
301~302 
中文 
 
盛望徽1,2,3,4  
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1 、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2 、台大醫院教學部3 、台大醫院台大醫學院醫學系4  
由於國內愛滋防治策略推行成功,每年新感染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個案數持續下降;加上抗愛滋治療藥物的進步,副作用減少及服用方便性提高,大幅提高患者的服藥順從性,HIV 感染已經可以視為「慢性病」治療,存活率相當高。C 型肝炎病毒(HCV;hepatitis C virus) 與HIV 有共同傳染途徑,皆是經由性行為、共用針具等血液、體液接觸方式傳染,因此發生兩者共同感染的機率高。臺灣2012 至2016 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HIV 感染者之C 型肝炎陽性率約為19%,男同性戀者約為3.5%, 異性戀者約為11%,靜脈注射藥癮者94%。感染梅毒之HIV 感染者,因黏膜傷害形成潰瘍病灶,會增加感染C型肝炎的風險。HIV 與C 型肝炎病毒會相互影響,HIV 感染者有C 型肝炎時,會加快C 型肝炎相關之慢性肝病發展速度,如肝硬化、肝癌,成為HIV 感染者的死亡原因;C 型肝炎病毒亦會阻礙免疫系統的重建,延後CD4 細胞復原,讓HIV 病程加快,愛滋發病率及致死率也會提高。合併HIV 與HCV 感染者而言,接受高效能抗反轉錄病毒藥物(HAAR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來治療HIV 感染,雖然能改善CD4 淋巴細胞低下造成的免疫不全,但患者仍然有較高風險進展至肝臟纖維化,因此感染HIV 及HCV 時兩種病毒都應該治療,才能有效降低併發症的風險。C 型肝炎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藉由全面將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治癒,也可以避免C 型肝炎繼續在HIV 感染者間進一步傳播,即以治療作為預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