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各期文章

內科學誌 -第31卷第6期

病例 
嚼食檳榔為脂肪肝之危險因子—以台灣東部鄉村地區慢性C 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全文閱讀
425~431 
中文 
慢性C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脂肪肝(Hepatic steatosis) 、肝纖維化掃描(Fibroscan) 、過重(Overweight) 、肥胖(Obesity)、檳榔(Betel quid) 
鄭穆良1 、林軒毓2  
台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1 、台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2  
         台灣東部C型肝炎感染流行的鄉村地區,代謝疾病和過量飲酒等健康問題也相對普遍,居民暴露於脂肪肝的高風險之中,但是缺乏相關研究資料。肝臟纖維化掃描為一非侵入性的檢查,可同時提供肝臟纖維化和脂肪肝程度之定量評估,並與組織切片的結果高度一致。本研究為一橫斷面研究,目的在於透過肝纖維化掃描,評估台灣東部鄉村地區慢性C型肝炎患者重度脂肪肝的發生頻率和相關因子。重度脂肪肝的定義為肝纖維化掃描CAP值(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 ≥ 290 dB/m。共有47位病患被納入研究(男性佔30%;平均年齡67 ± 10歲),過重和肥胖者佔83%,嚼食檳榔者則佔30%。其中,有40%出現重度以上肝纖維化,45%出現重度脂肪肝變化。相關性分析顯示,過重和肥胖與重度脂肪肝高度相關(p=0.006)。過重和肥胖者若同時有嚼食檳榔的習慣,將有更高的風險患有重度脂肪肝(p=0.034; OR=6.76; 95% CI=1.15-40.00)。本研究主要結論為:在台灣東部鄉村地區,慢性C型肝炎患者有極高的脂肪肝盛行率,其程度也較為嚴重;在過重和肥胖的次族群中,嚼食檳榔是重度脂肪肝的獨立危險因子。因此,為避免脂肪肝的惡化,不但要積極減重,同時應戒除嚼食檳榔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