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各期文章

內科學誌 -第36卷第1期

綜論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鐵質缺乏症:病因、診斷及治療新進展  全文閱讀
55~66 
中文 
鐵質缺乏(iron deficiency)、儲鐵蛋白(ferritin)、運鐵蛋白(transferrin)、鐵通道蛋白(ferroportin)、鐵調素(hepcidin) 
邱冠蓉1,2 、余珮華3 、吳秉勳3,4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1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一般科2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腎臟內科3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內科學4  
缺鐵性貧血常見於慢性腎臟病患者,其中鐵質缺乏可為獨立於貧血的診斷。鐵可參與多種生理反應,或與儲鐵蛋白(ferritin)結合儲存。鐵調素(hepcidin)為鐵質吸收與利用的主要調控,與鐵通道蛋白(ferroportin) 作用,並受鐵含量、發炎反應、紅血球生成和缺氧影響。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鐵質缺乏,包括攝取不足和失血相關的絕對鐵質缺乏及慢性發炎和供需失衡引起的功能性鐵質缺乏,均與不良預後相關。其症狀不具特異性,多以血清TSAT及ferritin作為診斷依據,但易受發炎反應干擾,因此需發展更穩定的生物標記。目前鐵劑治療主要目的是改善貧血。對無貧血患者的影響仍需更多試驗來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