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 自2019 年底由中國武漢開始,已蔓延到全世界,迄今(2020 年6月30 日) 在全球造成1,030 萬人感染,高達50.4 萬人喪生,堪稱本世紀最大的瘟疫,在人類健康與社會經濟上造成巨大損害。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19) 的下一步,大部分的專家認為可能會流感化而與人類共存,所以根本的解決方法,除了依靠自身的免疫力之外,就是要依靠疫苗。群眾在感染之後的自然免疫,形成一道保護牆,阻礙病毒在人群中傳播,保護著沒有免疫力的個體,此之謂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然而前提是有抗體的人數要夠多,才不會產生破口,但目前尚無任何國家達到此條件。長期而言,疫苗才是完勝新興傳染病的解方,因此各國無不加緊腳步,如火如荼地投入疫苗研發的工作,然而因時間緊迫而縮短疫苗研發時程,可能使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出狀況,以至於增加失敗風險,故仍應按部就班,不能省略必要的研發步驟。既然新疫苗緩不濟急,因觀察到常規施打卡介苗的國家,其COVID-19 的罹病與死亡人數顯著較低,老藥新用的卡介苗再定位就被提出來討論,然而目前並無直接證據顯示卡介苗可預防或減輕COVID-19,仍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證實,現階段並不建議施打卡介苗來預防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