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各期文章

內科學誌 -第33卷第6期

病例 
以頑固性癲癇表現之胰島素瘤  全文閱讀
459~467 
中文 
意識改變(Conscious change) 、癲癇(Epilepsy) 、低血糖(Hypoglycemia) 、胰島素瘤(Insulinoma) 
林冠鋐1 、林彥伯1 、陳怡如2 、傅景佟3 、陳志榮3,5 、陳彥銘4 、沈宜靜4  
臺中榮民總醫院1 、臺中榮民總醫院2 、臺中榮民總醫院3 、臺中榮民總醫院4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5  
       低血糖造成的意識障礙,是否得到及時的處置是決定恢復與預後的關鍵。然而,非糖尿病患,未曾使用降血糖藥物的低血糖相關意識障礙,臨床表現多樣、沒有特異性,如果加上沒有出現典型低血糖相關交感神經警訊症狀,例如:冒冷汗、心悸、飢餓感、顫抖?等,很可能被忽略低血糖的可能性,因而導致診斷延遲。胰島素瘤(insulinoma)是源於胰島β細胞的內分泌腫瘤,β細胞持續分泌過量的胰島素釋放入血液中,是造成反覆性低血糖症的原因之一,因為發生率低,又其臨床症狀常常因人而異,若胰島素瘤所造成的低血糖以神經缺糖性(neuroglycopenic)症狀表現,發病之初很容易被忽略而延誤治療,過去文獻指出從症狀出現到正確診斷,平均約2年,甚至有長達30年才得到確診的報告。本篇報告一位49歲男性胰島素瘤病人,因未出現明顯交感神經警訊症狀,而是以神經缺糖的非典型低血糖症狀表現,於發病之初被誤診為藥物難治之癲癇,經過一年多的抗癲癇藥物治療沒有改善,而後因為一次發病送醫時抽血檢驗,才意外發現低血糖數值。經由實驗室檢驗與腹部電腦斷層等影像學檢查才得以診斷,病理報告與染色結果確診為胰島素瘤,術後沒有低血糖或相關神經症狀再發生。低血糖症所導致的意識改變若未被及時正確治療,有進展成腦損傷及危及生命之可能性。胰島素瘤是有機會被治癒且預後良好的,然而,及時正確診斷胰島素瘤是充滿挑戰性的。臨床上時常未考慮到神經缺糖性症狀為低血糖之症狀,導致未檢測病人血糖值。胰島素瘤病人在獲得正確診斷前前易被診斷為神經或是身心疾病,其中又以癲癇(epilepsy)為最大宗。若患者反覆出現無法被合理解釋的神經症狀與意識改變症狀時,臨床醫師應有所警覺,將低血糖與此症列入鑑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