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者合併慢性C型肝炎感染有較高的風險發生肝硬化與肝代償不全。C型肝炎舊有的治療方法為長效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但在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 DAA) 問世後,已取代干擾素成為C型肝炎的治療首選。DAA用於C型肝炎治療有良好的耐受性與方便性,且DAA在HIV感染者與非HIV感染者的療效都同樣顯著,故所有合併HIV與C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都應考慮接受DAA治療,並且進行C型肝炎的治療前評估如病毒基因型檢測、肝臟纖維化檢查。對HIV感染者而言,選用哪一種DAA之首要考量為與愛滋用藥間的藥物交互作用。開立DAA前應詳查病人的既有使用藥物,檢視是否需調整藥物種類或劑量,愛滋用藥中比較可能會與DAA互相影響的藥品為含ritonavir- 或cobicistat等具有增效的蛋白酶抑制劑如darunavir/ritonavir或elvitegravir/cobicistat、某些非核苷酸反轉錄酶抑制劑如efavirenz或nevirapine以及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使用這些抗愛滋藥物時需特別注意DAA的選用。給予DAA治療前也應檢驗患者的肝腎功能,以確認是否需調整劑量或避免使用。而在完成DAA治療後,仍應積極監測患者是否發生C型肝炎的再次感染。